不锈钢沟槽卡箍出现腐蚀时,正确做法是依据损伤程度采用分级修复策略。
浅表锈斑或点状腐蚀可先用300目砂纸沿纹理打磨去除氧化层,配合丙酮彻底脱脂清洁;若为酸蚀发黑,涂抹专用金属擦亮膏螺旋擦拭能恢复金属光泽,操作中务必通风并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残留。
对于沟槽或接合面蚀坑深度大于0.5mm的结构性损伤,低温冷焊填补缺损后精磨至原尺寸公差±0.1mm是关键;焊缝贫铬区优先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层(厚度≥0.2mm)并结合650℃/2h去应力退火,以重建钝化膜完整性。
修复后须强化长效防护,浸泡20%硝酸溶液(50℃)30分钟可再生致密氧化铬钝化层,提升抗氯离子能力;高湿高盐环境中应季度涂抹氟碳防护蜡,并在卡箍缝隙加装EPDM橡胶密封垫隔离电解液渗透。
若腐蚀导致壁厚减薄超15%、辐射状裂纹或扩口实验失效(扩口率<30%),则因结构性风险必须报废更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