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沟槽卡箍断裂后得先停掉风险、再规范处理,避免漏液或管道移位引发更大问题。
1、立刻断源泄压
不管卡箍连接的是水管、油管还是其他流体管道,先关掉断裂部位前后的阀门,停止流体输送,避免漏液浪费或污染环境;如果管道里有压力,要打开排气阀或泄压阀把压力放干净,不然拆卸时流体可能突然喷出,存在安全隐患,比如水喷溅影响电路,或腐蚀性介质伤到人。
2、仔细检查断裂情况
不光看卡箍本身,还要看配套的管道沟槽、密封垫有没有问题。比如卡箍是整体断裂还是局部裂开,有没有因为断裂导致管道沟槽变形、掉漆,密封垫有没有被压坏或移位。要是沟槽变形了,光换卡箍没用,得先修复沟槽(比如用专用工具修正,严重的话可能要截掉变形的管道段);密封垫损坏的话也要一起换掉,不然新卡箍装上还是会漏。
3、拆卸旧卡箍
用合适的工具(比如活动扳手、专用卡箍拆卸钳)松开卡箍的螺栓,慢慢取下断裂的卡箍和旧密封垫,过程中别硬撬硬掰,尤其是管道已经固定好的情况下,强行拆卸可能会让管道错位,反而增加后续安装难度。拆下来后,要把管道沟槽里的杂质、油污或旧密封垫残留清理干净,比如用抹布擦,有顽固污渍的话用中性清洁剂擦,确保沟槽内壁光滑,不然会影响新卡箍的密封效果。
4、选新卡箍时要注意精准匹配
型号、规格须和原来的一致,比如卡箍的公称直径要和管道口径对应(比如 DN100 的管道就得用 DN100 的卡箍),压力等级要符合管道工况(比如输送高压流体的,卡箍得选高压级别的),材质也得匹配,比如原来用 304 不锈钢卡箍,新的也得是同材质,别混用不同材质的,避免电化学腐蚀。另外,密封垫的材质也要适配介质,比如输送热水的用耐高温密封垫,输送酸碱的用耐腐密封垫,不能随便换普通橡胶垫。
5、安装新卡箍时要注意规范操作
先把新密封垫套在管道接口的沟槽里,确保密封垫完全嵌入沟槽,没有偏移或褶皱;然后把新卡箍扣在沟槽上,让卡箍的两个半环对齐,螺栓孔对准;接着穿好螺栓,用扳手对称拧紧螺栓(比如先拧对角的,再拧另外两个),力矩要适中,按照卡箍说明书的要求来,别拧太松(会漏),也别拧太紧(容易把螺栓或卡箍拧裂,重蹈覆辙)。拧紧后用手晃一晃管道,检查卡箍有没有松动,密封垫有没有鼓出来。
6、进行压力测试
重新打开阀门,缓慢升压,观察新卡箍连接部位有没有漏液,比如用干抹布擦在接口处,看有没有湿痕;如果是高压管道,还得按规范做打压测试,保压一段时间(比如 30 分钟),确认压力不掉、无泄漏,再恢复正常输送。
另外,也得回头想想卡箍为啥会断,避免下次再出问题。比如是不是选的卡箍压力等级不够(管道实际压力超过卡箍承受极限),或者安装时螺栓拧太狠(导致卡箍应力集中断裂),又或者长期使用后卡箍生锈、老化(比如环境潮湿,卡箍被腐蚀变脆)。
后续要定期检查卡箍和管道接口,发现卡箍有生锈、变形、螺栓松动的情况,及时维护或更换,别等断了再处理。